首页

找男奴

时间:2025-05-29 22:28:52 作者:山东为儿童筑起健康防线 动态开展疾病筛查和干预 浏览量:47931

  中新网济南5月29日电(记者 赵晓)“针对儿童健康管理,山东建立县、乡、村三级‘筛查、评估、干预、随访’一体化服务模式。2024年,全省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均超97%。”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一级调研员郑建新29日在发布会上表示。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9日举行第13场“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孔令曦 摄

  当天,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第13场“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以儿童健康知识为主题。记者从会上获悉,聚焦儿童健康服务关键点,该省关口前移,动态掌握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干预。

  郑建新介绍,在提升儿童保健服务能力方面,山东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和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加强婴幼儿养育照护和营养喂养指导,推广婴幼儿早期发展适宜技术,同时全省结合0-6岁儿童健康管理,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听力筛查、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

  针对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山东绝大多数妇幼保健机构开设儿童心理卫生门诊。“有的机构开展儿童睡眠、学习困难等特色门诊,加强对儿童心理焦虑、入睡困难及学习困难等常见问题的咨询指导和干预,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郑建新说。

  “学习困难并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类症候群。”山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李燕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学习困难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业不良,学习成绩长期、持续、显著落后于同年龄同年级水平,一般指低于同年龄同年级平均水平的两个标准差。中国约有1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谈及如何早期预防学习困难的发生,李燕认为,家长应创造有利于孩子专注的家庭环境,避免电视、手机等干扰源,还可通过游戏化训练、任务分解法等日常活动培养孩子专注力。“若孩子出现持续6个月以上的注意力涣散、多动冲动、成绩显著下降等症状,要及时关注,必要时可接受规范诊断治疗。”

  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用眼过度、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等趋势。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眼科专家为学生讲解护眼爱眼知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供图

  山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主任医师毕宏生在发布会上表示,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的“守门员”,应监督和控制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长,近距离读写30分钟-40分钟时,要及时提醒孩子休息远眺10分钟,同时要鼓励和带动孩子到户外去,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2小时以上。

  毕宏生说,家长日常也需留意孩子揉眼、歪头视物等用眼异常表现,可通过观察孩子辨认远处标识、玩“找不同”游戏等互动判断视力变化。“有近视发生高危因素者可借助智能化可穿戴设备辅助更精确的监测和矫正用眼不良行为。建议每3个月-6个月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视力检查与眼轴测量,建立视觉健康档案。”

  儿童心理健康同样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济南市儿童医院儿保所主任医师赵冬梅建议家长从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塑造积极的家庭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方面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每天至少30分钟亲子时间,家长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专注倾听而非敷衍回应。”

  赵冬梅说,早预防优于后干预,心理健康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日常细节至关重要。如果孩子运动、语言、认知、交流等方面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或持续出现情绪低落、过度恐惧、攻击行为等,可能是心理问题的信号,需及时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将问题归咎于‘孩子不懂事’或‘长大就好了’”。(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交部官员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

“雅万高铁开通之前,我每天的收入只有10万印尼盾(1元人民币约合2188.79印尼盾),但现在可以达到50万印尼盾。”在万隆德卡鲁尔站附近售卖巽他族小吃的塔蒂·赫里亚蒂说。

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北大行:唱响“希望的田野”

广东现代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罗学铭认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健康和文化环境,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未来人才。

东西问丨新西兰前总理:通过孟子思想可透视古今与未来

“全副武装”来到菜地后,她发现,工装裤又厚又闷,根本不适合在地里干活,只有劳保手套最实用。隔壁地块的“邻居”是种田老手,穿着休闲装、板鞋就来了。

“90后”林巧玉,拟进一步使用

近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努尔巴格乡的友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棉田里,社员们正规范选点,采取查、量、数等方法测苗株数、苗铃数,科学测算棉花的产量。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五年间进出口额达37.34万亿元

历时8天的采访活动中,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黄河新闻网、顶端新闻客户端、新甘肃客户端、视听甘肃、中国甘肃网等中央、省、市级网络媒体记者,新浪微博、快手、凤凰网等商业平台编辑,以及网络名人等,由东至西,深入甘肃石窟群,探访“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的密码,用心用情讲石窟故事、话文化自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